解決拖延症的方法

我們都知道越來開始做事情會越好,但我們往往最終還是會開始拖延,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低拖延的情況呢?

解決拖延症的方法

拖延症,是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。雖然之前有看到一種說法,「會拖延,只是因為對自己來說還不急,所以才會一直的拖延下去」。 但我常常發現,即使是對於我來說很重要的事情,就是不知道為什麼,即使已經切分好小小的行動了,還是無法下定決心來做。

但是,在今天,我找到了一個方法,那就是:切成多個步驟,每個步驟只能用5分鐘,用多次迭代出結果出來。

《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:精準掌握二成黃金資訊的39個法則》裡面有提到作者如何快速的做到收集資料、整理、輸出這三件事,

那就是

就是每件事只給一個番茄時間(25分鐘),一旦超過就要強制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
也就是25分鐘收集資料,25分鐘整理資料,25分鐘進行輸出。

這樣做可以藉由限制時間來避免在每個階段的拖延。

對我來說,番茄鐘算是很熟悉的東西,白天工作的時候常常會使用它來讓我保持最高的專注力。 但到了晚上,往往已經動力已經足以驅動我花一個番茄時間做事了。

在這個時候,我回想到《專注力協定》裡面提到的10分鐘法則:

「什麼都不要考慮,先做10分鐘再說」

在這樣一來一回的調整後,就得到了一個適合我的方法了。

把要做的事情分成多個步驟,每個步驟都給極短的時間,時間到就要進入下一個步驟。但可以重複好幾輪。

這個做法極大的減少心理的阻力:

  • 因為知道這輪沒有做好,還可以用下一輪來做,讓自己接受產出不完整的結果,所以阻力會比較小。

  • 因為每個步驟的時間只有5分鐘,所以不會有任何思緒在胡思亂想。

  • 因為只有5分鐘,所以開始嘗試的阻力也會跟著小起來。

結果套用它後,原本已經拖延了好幾天、遲遲無法有所進展的事情,今天終於又開始有所推進了。


雖然之前在看《專注力協定》後,就開始嘗試使用timeboxing做事情,

但後來發現timebox只是減少了分心去思考要不要做別的事情而已。 可是對於做timebox上定好的事情的阻力,還是一樣大。所以有時候就會變成,在定好的時間裡面發呆……

現在加上了這個方法,應該能讓我更能掌握我的時間,做更多我想要做的事情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