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騏覆盤直播心得

從朱騏的覆盤直播中學到了,可以運用間歇式日記,來加快每晚的覆盤。

朱騏覆盤直播心得

早期我覆盤的方式,都只是在察覺到哪邊做的不好,可能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的更好的時候,才會開始規劃、思考如何優化。所以PDCA的迴圈啟動的頻率是非常低的。

後來在看了Ali Abdaal的影片後,知道了每日日記加上感謝、肯定,能讓人對於生活的滿足感增加,所以我才開始了每天晚上的日記,在日記上面列出以下三個問題的解答

  • 感謝:感謝今天的什麼事情
  • 肯定:肯定今天做了什麼事情
  • 反省:今天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更好的

但時間一長,失去了一開始的那個勁之後,就會發現到這很難持續下去。 因為我每次回顧的時間都是晚上的時候,但是在回顧的時候,總是要花上20~30分鐘的時間,其中有絕大多數時間,都花在回想做了什麼事情。

在看完這場直播後,才知道可以利用間歇式日記記錄,並且把它用在每天的回顧上面。 在這樣做之後,每日回顧時花費的時間,甚至可以被縮短到5~10分鐘,讓回顧的難度降低許多。

間歇式日記

間歇式日記是Medium的CEO——Tony Stubblebin所提出來的一個筆記技巧。

簡單來說,就是在每個工作段落之間,留一小段時間做以下三件事情:

  • 記錄剛剛做了什麼

  • 寫下腦中的想法

  • 稍微思考接下來可以做什麼,怎麼做。

所以,使用間歇式日記可以獲得以下三個好處:

  • 獲得一整天做了什麼事情的記錄

  • 在進入下個階段工作之前,把腦中的雜訊清空、放下。

    雜訊可能會是:對於上個任務的焦慮、突然想到的idea、甚至突然浮現的不相干的想法。

  • 在下次開始這個工作的時候,已經有了第一步要做的事情了

那麼,實際上該怎麼做呢?

很簡單,只要記得在每個工作告一段落的時候(例如結束一個番茄鐘後,那個5分鐘的休息時間) 寫下以下的4個東西:

  • 時間戳記(我偏好記錄時間的開頭和結尾)

  • 剛剛完成了什麼

  • 腦中浮現的想法

  • 覺得可以做的下一步

這樣就完成了。

腦中浮現的想法記錄下來,可以讓大腦對於前一個任務的焦慮清空、放下; 而寫下覺得可以做的下一步,可以讓我們在下一次繼續推進的時候, 能夠馬上知道要做什麼,而更快的進入狀況。

我的例子:

09:00~09:34:整理&分析朱騏直播課的內容,還有我可以做哪些調整。

  • 我覺得可以增加做的事情:
    • 用間歇式日記記錄、並且用它來回答每日問題
    • 每週日安排一個時間來做覆盤-反思:每週反思

<朱騏的直播課上面,是如何使用間歇式日記的>

  • 主要是用到了間歇式日記的記錄過去的功能,來幫助自己回顧過去的一天。

P.S.

其實我以前在看了電腦玩物站長Esor介紹後,就開始有在工作的時候寫這個, 從workflowy轉換到notion,再到現在Heptabase上,都沒有間斷過。 只是我只有用在專案等級的項目而已,並沒有像朱騏一樣,記錄更多事情。 並且也沒有想到可以用在每日回顧上面。

感覺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!

ref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