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來分享一下最近學到的知識,封閉清單。
封閉清單,顧名思義,就是制定完後,就不會再增加任何新項目的清單。
我前一段時間開始,因為發現待辦清單太多,而很難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,所以做了新的規定:每天指定1個重要的事情、6件第二重要的事情。改成專注這個清單來做事,一開始感覺效果還滿不錯的。
但後來就又開始變得沒有什麼用了,現在回想起來,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:
-
我沒有依照現況調整,只因為以前每天可以消化7件事情,所以就每天硬塞7件事情。沒有考慮,或者說忽視,我換工作,通勤從坐捷運變成坐公車,體力吃不消,回家後有6成機率,碰到床就會昏睡過去。醒來的時候,就到了11點左右,頂多能推進小事情,就該睡覺了。
-
太容易妥協了,雖然原則定義1件最重要事+6件次重要事,但我卻常常妥協,不論是新想到的idea,還是新插進來的插件,我都直接把它放清單中。所以清空的機率就又越低了
這兩個原因,導致我的清單,長期都處於無法清空,甚至越來越多。所以我的心理,也就越來越抗拒去做清單上面的事情,這又導致清單更長,形成惡性循環。
第一點,其實這幾個月都有在覆盤上面發現到,但從來沒有想過要減少清單上面的項目。因為有那麼多事情想要做,我已經縮減到了7件事情,怎麼還可以再縮減。 直到16號的時候,跟了瓦基和小金魚的直播,留了言才知道,居然連瓦基這樣時間管理很好的人,每天制定的項目居然比我少。這也才讓我開始正視我的待辦清單。之後應該會開始依照工作日的效率,來重新規劃每天可以做的項目數量。
第二點,這就是要應用封閉清單的地方了,使用封閉清單,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存在了。因為封閉清單,並不會永無止境的增長,它只會因為完成任務,而減短。 使用封閉清單,會讓我們獲得幾項好處
- 因為項目不多,所以不需要做排序。因此也就減少了做清單時,制定順序的腦力消耗
- 因為新項目要移到隔天,不准馬上開始,所以會有時間讓我們思考,思考這件事請真的要做嗎?要怎麼做?怎麼批次處理?等等的問題。
- 因為肉眼真的能看見項目變少,而不會突然又變多,所以對於處理清單任務的抗拒就會減少,甚至還會著迷於消掉項目。
而封閉清單的做法很簡單:
- 規劃當天要做的項目
- 當天新產生的任務,都不准加到當天的清單中 就這樣。
在這時我才想到,很久以前曾經用過的GTD,正好是這樣的概念?
只是當時我在使用時,不知道要跟著現況調整清單內容還有數量、一些欺騙大腦,化解掉大腦抗拒感的技巧。所以才會導致做事效率越來越差,最終覺得這套系統不夠用了。 看來只是我不會活用它而已。
threads: 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fnsne2/post/DIooV9_Swmc?hl=zh-tw
直播連接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Tr2vB3iv34